4月26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叶玉江到安徽宿松县调研油料所油菜新品种示范情况,了解科技支撑油料产能提升工作情况。油料所所长张扬勇等陪同调研。
叶玉江听取了油料所油料逆境生物学和抗性改良团队胡琼研究员关于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及配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情况的介绍,实地查看了“中油192”、“中油516”等油菜新品种示范片生长表现。“中油192”在国家长江中游区冬油菜品种试验中,连续两年区试产量居试验第一位,比对照增产10.43%,产油量比对照增产20.0%;“中油516”含油量高达51.6%,具有高产高油抗病抗倒伏等特点。通过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示范区“中油192”和“中油516”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
叶玉江对油料所在油料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油料所要继续坚持以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和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优良油料新品种,加强油料产后加工等全产业链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高质生产力,为推进油料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多科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