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所庆60周年» 文化

忆红安花生基点工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段迺雄 (81岁)

  一、花生基点的建立

  虽然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但想起当年的驻点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很值得怀念。

  红安花生基点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在湖北省红安县建立的花生综合性研究基点。1964年4月初,油料所决定由孙大容、王玉莹、陈均、陈春荣、李文溶、廖远程、张承祥、段迺雄等八人组成综合性花生研究团队到红安开展工作。1964年4月8日团队人员赴红安县,当日直接去到梅花公社,当时决定在两片开展工作,即梅花公社三元大队和洪山大队,总负责人为孙大容,王玉莹负责三元大队片,陈均负责洪山大队片。红安县农业局派专门负责花生生产的股长陈长本同志参加。至此,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红安花生综合研究试验基点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团队,包括花生育种、花生栽培、花生植保、花生土肥及花生根瘤菌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二、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年在我们八个人当中,可以说是“四老带四新”,即孙大容、王玉莹、陈均、陈春荣等为老同志,李文溶、廖远程、张承祥、段迺雄等四人为年轻研究人员,这四个人对花生的情况了解不多,为了尽快熟悉花生生产情况,了解花生生产中存在哪些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红安县是生麦两熟区,大多数是在麦林中套种花生。我们就从麦套花生生产情况开始调查,发现麦套花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花生缺苗严重;二是花生线苗;三是种植不施肥;四是花生密度不够;五是每穴播种粒数过多。麦收后再次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地块死苗严重,从6月中旬开始,一直到收获前都有死苗现象发生。当地群众说:这是“死棵”,又有人称为花生“发气”,许多地块年年有,没法治,如果你们能帮助解决,我们抬你们上北京。从1964—1966年间,我们调查了红安县花生主产区的大部分地块,包括城关区、七里区和华河区,所到之处都是要求帮助解决花生“发气”问题。

  通过对当地的实地调查了解,工作队内开会研究讨论,对红安花生生产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技术攻关目标。鉴于红安地处鄂东北地区,伏旱、秋旱频繁发生,花生大多种植于山坡地,难以灌溉,加之水源缺乏,绝大多数地块处于靠天收状况,因此选育抗病、早熟、高产、能避秋旱的新品种为首要目标。在栽培技术方面提出增加种植密度、播种前多施基肥特别是施磷肥的措施。为防止花生线苗,应尽量缩短套种时间,使花生在麦林期间不超过20天。播种密度行株距控制在8×6寸或8×8寸,每穴播种粒数限定2粒饱满的种子。麦套花生出麦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松土、补施复合肥,促使花生幼苗尽快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

  对群众最关心的花生“发气”、“死棵”问题,把调查所得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但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的广谱性农药均未见效,唯有病地灌水浸泡方法可减轻发病。但红安绝大多数地块都在山坡上,加之红安的水利设施条件限制,因而难以实施或使用。

  三、推广新的技术措施

  在花生栽培种植方面,推行新的技术获得理想的效果。

  1.推行将稀植改为密植。将行株距从10×10寸或12×12寸改为株行距6×8寸,单就这一改,当年亩产就增加10%~15%。

  2.改多粒点播为限2粒穴播,每亩用种量减少1/3,而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

  3.推行播种花生前施用底肥的措施。施用农家肥+磷钾化肥做底肥(空地花生),麦套花生在花生出麦林后补施氮磷钾复合肥,结果表明这项措施的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增产幅度在15%~30%之间。

  推广新的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农民看得见,尝到了甜头,他们更相信我们,并和我们更加亲近。我们在当地站稳了脚跟,此后我们油料所的田间试验均得到了安全上的保障。在红安县境内,我们所到之处都得到他们热情的接待和欢迎,他们也提出最强烈的希望,盼望能尽快解决花生“发气”、“死棵”问题。

  在驻点的那段时间,我们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特别是商钦所长带领其他所领导到基点慰问,给予我们极大鼓舞,全体驻点人员士气更加高涨,都希望把自己的工作搞得更好,为农业的发展、为提高农民收入做出更多的成绩。

  四、重回红安基点

  由于受到“文革”运动的影响,油料所花生基点停顿了好几年,直到1973年才回到原驻地开展工作。重回并常年驻基点的人员有孙大容、王玉莹、陈均、陈春荣、李文溶、张承祥、段迺雄等,还有短期到基点工作的许泽永、谈宇俊、邓金兰、周平贞、张安国、黄佑安等同志。

  从1973—1976年,在基点开展的研究工作大致包括:一是花生育种世代材料的评选;二是花生品种资源的自然病圃鉴定;三是花生高产栽培试验及丰产田的经验总结。这几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育种组选育出的“红梅早”、“红花一号”早熟稳产的新品种,解决了避秋旱的问题。

  丰产栽培研究由于受到“死棵”病等因素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的高产目标。最大的喜讯是防治花生“发气”、“死棵”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无效的情况下,孙大容组长改变了防治思路,即从花生品种资源鉴定来找出路。把我所保存的花生品种资源及从全国征集的花生品种资源1800余份,在自然病圃加人工接种鉴定,鉴定出“1722”、“台山珍珠”、“台山三粒肉”三个高抗“死棵”病的品种,特别是编号为“1722”的品种,对青枯病具有抗性强、农艺性状较优良等特性,可以直接利用,在病地上可以获得较好的产量。这个品种于1976年在广东湛江花生抗青枯病品种现场会上被命名为“协抗青”,意为全国多单位共同协作选育的抗病品种。

  花生“发气”、“死棵”实质上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学名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 F. Smith 病菌引起的花生病害。由于抗性鉴定评选出“1722”、“台山珍珠”、“台山三粒肉”三个抗青枯病品种,红安县的花生有救了,直接利用经济性状较良好的“台山三粒肉”和“1722”在病地上种植,得到了较高的产量。在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后续利用“协抗青”和“台山三粒肉”做亲本,育成了一批经济性状更好、品质更优的抗青枯病新品种如“鄂花5号”、“中花2号”、“中花4号”等,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为生产广泛应用,促进了花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基点也成为推动花生青枯病防控国际合作的重要支撑。回想起来,这些都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红安花生基点为红安、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作出的一项有价值的贡献,是红安花生基点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协作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自豪、值得纪念、值得发扬。

  五、我的希望

  红安县花生基点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现存的最老的基点,坚持时间最长、驻点人员最多的基点,它具有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的自然鉴定病圃,还有一批经过多年培训、具有较强操作技术的农民技术员,是开展农村花生试验难得的技术人才。直到今天,基地仍在发挥作用。我希望上级单位及油料所能继续给予基点支持,特别是基点建设,在财力方面予以支持,最好能纳入计划预算,定期定时给予支持,对在基点工作的农村技术人员给予经济上的补贴,促使他们能更专注地为基点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发挥更大的作用。

  (段迺雄,男,1939年生,广西防城港市人,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分配到油料所所工作,长期从事花生遗传资源研究工作,“七五”至“九五”期间连续主持国家攻关项目“油料作物种质资源繁种入库及主要性状鉴定专题”研究,曾担任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