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恩施油菜薹产销对接活动上,18家企业集中签约,采购近2000万元的富硒油菜薹。恩施富硒土壤生长的油菜薹,每千克硒含量超过380微克,俏销全国。在农业科技的加持下,恩施州恩施市激活万亩冬闲土地,将富硒资源转化成富民产业。过去,恩施市崔家坝镇每年10月收完玉米,大片富硒田地就会闲置5个月。恩施市抢抓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对口帮扶机遇,在崔家坝镇率先试种由王汉中院士团队选育的“硒滋圆2号”,这一品种聚硒能力强、生长周期短,既解决了土地闲置的问题,又精准填补了当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冬春市场空档,形成“富硒、优质、错季”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顿小玲:让它实现更高效的富集硒的能力,那么同时能够富集维C、锌、钙等这样的一些中性营养素,它一次种植可以采收四到五茬,那么亩产基本上可以在2000斤以上。
从50亩试种起步,恩施市发挥“政府+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的带动作用,逐步建成辐射全市的标准化基地3万亩,农户亩均纯利润从1500元增至6000元。富硒油菜薹凭借绿色、低热量、低脂肪、高营养价值的特点,备受市场青睐,预计今年销售额可突破2亿元。
恩施州恩施市崔家坝镇党委委员 杜娟:扩大恩施油菜薹的种植面积,提升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程度,然后在精深加工上发力,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咸丰台 邢艺馨 恩施台 彭尧)